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与世界的价值观共振
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7日闭幕后,紧接着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28日拉开序幕。来自各国的高级政要、国际机构负责人和世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这几天密集到访中国,对...
“乙类乙管”新阶段,为世界增添新期待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在这一天,多地口岸正式恢复通关,暂停三年的跨境旅游也重新开通,与之相伴的是机票、酒店搜索量和预订量的飙升,以及多国对中国游客的热情...
美国对非外交的狐狸尾巴露在了外面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16日刚结束对非洲的访问,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将在本周启程对非洲三个国家展开访问。中国外交部长已经连续第33年将非洲作为年初首访的目的地,而美国没有类似惯例。但在耶伦出访...
马代总统“打破传统”访华说明了什么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将于1月8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年以来首位应邀访华的外国元首,也是穆伊兹总统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对外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中马双方都很重视这次访问,预计两...
华盛顿的“友谊”,惊醒了更多的欧洲人
最近几天,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及欧盟层面就对华和对美关系问题,集中发出耐人寻味的表态。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11日在柏林的一个会议上表示,与中国“脱钩”不是欧...
摒弃黑白思维,中欧关系有望春暖花开
自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和12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相继访华,中欧关系出现修复迹象后,近期中欧又迎来了一波密集的互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已于29日率先启程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
真想搞好中美关系,美方就不能做“两面派”
12月11日至12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河北廊坊同来访的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举行了会谈。会谈主题是多层次和广泛的,包括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
时间将证明中国这份文件的巨大价值
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从12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中方的有关基本立场主张。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
分裂势力别糟蹋“和平”这个美好的词
连日来,对佩洛西窜台引发的严重后果,美国及其一些跟班不断颠倒黑白,指责中方的实战演训“增加了误判的风险”,诬称中国的反制措施是“不负责任的步骤”。这种世界警察式的口吻,不仅让14亿中...
香港像这样坚定往前走,未来一定更美好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切是不会自动发生的,甚至都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香港各界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住“机会之窗”,争取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自2月6日起,深港陆路口岸全面...
美国活成了它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美国总统拜登8月9日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芯片法案”,使之正式成法生效。该法案酝酿已久,曾长时间占据美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美国两党分化、对立严重的情况下...
全社会要给四川更多鼓舞与支持
经历过无数大小考验的四川,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退——它还是那个积极乐观的四川,也依旧是那个百折不回、打不垮的四川。 四川泸定6.8级强震正处于抢险救援关键期。这次地震由于震源浅、烈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