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为这个世界性目标做最大努力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事,190多个缔约方的代表将就“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展开磋商。如果“框架”得以通过,将成为人类团结一致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重大成果,这在分裂和冲突司空见惯、共识和共同行动成为稀缺品的今天,意义更是非同寻常。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正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最大努力。

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根据联合国的统筹安排,在第一阶段会议去年在中国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后,COP15第二阶段会议转到《公约》秘书处所在地蒙特利尔开,中国还是会议的正式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中国这次派出生态环境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官方代表团赴蒙特利尔,虽然会址变了,但并没有影响中国履行、承担主席国的各项职责。

“框架”的达成需要取得190多个缔约方的一致同意,工作量之大之难可想而知。作为主席国,中国需要在所有代表团之间斡旋,组织安排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以弥合分歧创造共识。据中方透露,相关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框架”结构及核心表述已经基本成型,将兼具雄心与现实,并照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切。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爱知目标”的教训,2010年COP10制定了2011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即“爱知目标”,但20项目标直到现在没有一项完全实现,只有6项部分实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不仅执行情况总体好于全球平均水平,还有一些目标是超额完成任务。而这次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国的发展差异,在“框架”磋商中展现建设性和灵活性。

舆论还注意到,中国和加拿大就举办COP15第二阶段会议进行了高效的充满建设性的合作,没有被中加之间同时期出现的外交事件阻碍,这具有一定标志性。甚至有人希望,这次会议不仅将带来一项拯救自然世界的“框架”,还有可能修补中加之间的裂痕。这个善良的愿望可能是想多了,但事实的确证明,一旦排除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中加之间或者说任何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性要求全人类必须加强这样的国际协作。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三大环境问题。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物种灭绝速度比正常高出100—1000倍,100万物种正因人类而遭受灭绝威胁。如果不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刹住目前的势头,要么人类在未来失去地球家园,要么我们自己成为下一个“恐龙”。中国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是深刻的。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始终站在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去看待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已经组织召开了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为公约重要会议筹备和谈判进程提供组织安排与指导意见。

COP15是中国第一次主持最大规模的世界环保会议,中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进一步展现出了国际影响力。这些年,在应对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上,中国逐渐完成了从跟随者到积极的参与者,再到现在的主导者或者领导者的角色转换,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使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整个世界契合、命运与共的体现。

全球性问题是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共同挑战,COP15成功与否,代表着人类应对挑战的整体行动能力,这事关重大。而对主席国中国来说,自始至终就是脚踏实地把事干实干好,可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来源:环球时报社评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13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