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



两年了,好想你们!
2021年5月22日,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逝世。

一稻济天下,
大医佑苍生。

一生惦念祖国的人,
将被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

今天,一起缅怀袁爷爷、吴爷爷。
愿这世界如您所愿。

学生时代的袁隆平
曾有一个“参军报国梦”

袁隆平生前曾多次畅谈“禾下乘凉梦”
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其实,年轻时的袁隆平
还曾有一个“参军报国梦”

△视频来源:@央视国家记忆

1949年,袁隆平成为
新中国第一批学农的大学生
在他入学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
1952年,空军来到他就读的西南农学院
选拔飞行员
袁隆平渴望驾驶战机保家卫国
便毅然报名
当时全校共有800多名学生报名
但经过36个项目考核之后
只有8个人合格
袁隆平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1]-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袁隆平(后排左四)被拟招为空军飞行员后,同学们当时欢送合影。

但他却没有等来正式受训的通知
因前方战事好转
所有参军大学生被退回
于是,袁隆平决定继续自己的学农之路
虽然未能圆“参军报国梦”
他仍在田间地头为国鞠躬尽瘁

他把种子绑在腰间
用体温温暖种子

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
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
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图片[2]-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青年袁隆平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
于1964年发现了一株
“天然雄性不育株”
这意味着攻克杂交水稻育种的难题
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为了加快水稻培育
从1968年开始,每年10月之后
袁隆平就带着两位助手
辗转湖南、云南、海南、广东
和广西几省份之间
为水稻找到更温暖的环境
在路途中,袁隆平为了催芽
就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温暖种子
长此以往,他落下了腰疾

图片[3]-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获得成功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他关于水稻的这些梦想
如今都实现了吗?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关于第一个梦……

袁隆平毕生致力于
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
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粮食生产的奇迹
“亩产3000斤,要早日实现”
这是2020年9月7日
他在90岁生日会上许下的心愿

同年11月2日
湖南衡南县,双季稻亩产实现了
“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得知这个消息的袁隆平
连说几个“好”!

图片[4]-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2021年10月17日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
测得早晚双季稻亩产达到1603.9公斤
这是继上一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后
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如今,年轻一代科研人员
仍在续写袁老的“禾下乘凉梦”
中国人的饭碗一定会
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于第二个梦……

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
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
他说:“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
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
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
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自1979年起
中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南太平洋近70国
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累计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
培训超过1.4万名专业人才

图片[5]-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
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
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用不足全球10%的耕地
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学术上
袁隆平是将毕生心血献给土地的“无双国士”
在生活上
他是爱笑、爱打排球
爱下象棋、爱拉小提琴的“90后”……
戳视频,回顾他珍贵的生活画面
↓↓↓

袁隆平的一生走得很短很短
始终没有走出那块稻田
他的一生走得很长很长
从稻田走向了千家万户

从标本研究到临床外科
吴孟超在肝胆外科领域创造奇迹

20世纪50年代
我国肝胆外科领域几乎一片空白
肝脏血管丰富,手术风险高
肝脏手术被称为“手术的禁区”

图片[6]-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为了搞清肝脏血管结构
吴孟超和团队开始研究制作肝脏血管模型
他们用乒乓球为原料
将塑料熔化并染上不同颜色
最终做出100多个模型

基于这些“肝脏地图”
他们首创肝脏“五叶四段”解剖理论
奠定了我国肝脏外科的重要基础
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图片[7]-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肝脏肿瘤能有多大?
1975年
患者陆本海曾被多家医院宣判“死刑”
他身体里长着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
肝海绵状血管瘤
重达18公斤

吴孟超主刀12小时切除了这颗肿瘤
这例手术成为
当时国际肝胆外科的一个奇迹

图片[8]-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吴孟超还主刀完成了
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
突破了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
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16%提高到99%以上
震惊国际医学界

图片[9]-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他有着震惊国际医学界的水平
却不怕丢名誉,敢做大手术

对很多名医来说
一台台高难度手术成就着他们
但也往往是这些手术
可能让他们瞬间跌落谷底
名誉与救人,哪个更重要?

1998年
肝癌晚期患者罗永兴
体重暴跌28斤
多家医院谢绝收治

绝望之际他求医吴老
最终成功切除掉一颗13厘米的肿瘤
是“视生命为使命”的吴老
用双手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图片[10]-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2004年
患者甜甜长了个
重达9斤、比篮球还大的肝部血管瘤
多家医院建议只能做肝移植
只有吴老不顾众人反对
毅然主刀做了切除手术

没有担心和犹豫吗?
旁人都说,出了事名誉不保
吴老的回答是
“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
他,用一生在践行救死扶伤的天职

图片[11]-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吴老94岁时
每周依然主刀4~5台手术
手术速度全院第一
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他是世界上90多岁高龄
还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

披肝沥胆 医者仁心

“这世界上
不缺乏专家
不缺乏权威
缺乏的是一个‘人’
——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这是吴孟超院士
曾说过的一句话
从医70多年来
他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

九旬高龄的他
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
却依然坚守在门诊
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

图片[12]-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在吴孟超院士看来
“一个好医生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为了病人,他不辞辛苦
多年的医疗工作
在这位老人身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
常年握手术刀
他的右手食指已经严重变形
常年手术时用力抓地
他双脚的第二个趾头
同样“默契”地压在大脚趾头上

这些病痛曾带给他多少困难
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知道的是
在一次长达10个小时的手术后
耄耋之年的吴孟超院士衣襟湿透
嘴里还说着
“我老了,我的日子不多了……
我得争分夺秒”

图片[15]-天上有两颗星告诉你:好好吃饭,健康长大-星空门户

吴孟超院士说
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那就是与肝癌做斗争

这是多么不易
又是多么伟大

一位躬耕田野,一稻济天下
一位无影灯下,肝胆两昆仑
想念的时候
就抬头望望星空
他们一直都在

文章综合自: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一套、人民网、农视网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5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